2021年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6%,居全市第2位、同比持平;两年平均增长速度[1]8.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3%,增速居全市第3位、同比持平;两年平均增长速度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5%,增速居全市第2位、同比下降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6%,增速居全市第5位、同比下降4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6.6亿元、增长31.4%,增速居全市第4位、同比上升3位;完成财政收入28.6亿元、增长13.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亿元、增长16.7%,增速居全市第7位、同比下降1位;完成财政支出31.4亿元、增长2.1%,增速居全市第6位、同比上升2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34.7亿元、增长12.4%,增速居全市第4位、同比下降2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311.8亿元、增长18.2%,增速居全市第6位、同比下降4位;外商直接投资16591万美元、增长56.8%,增速居全市第2位、同比持平。
(一)规模工业
全县24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增长20.8%;实现增加值增长16.5%,增速居全市第2位,较同期下降1位。
1、工业效益有所放缓。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2.4亿元、增长17.9%;实现利润15.2亿元、增长9.0%;实现入库增值税3.0亿元、下降11.6%。
2、重点产业集中度下降。工业主要产业集中在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个行业中。这3个行业共实现增加值23亿元、增长13.1%,产业集中度为50.3%、下降2.2个百分点。
3、产业结构升级快速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增长43.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4.8%;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5.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2.9%。
4、产销衔接水平有所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增长18%,产销率为95.8%,下降2.3个百分点。
5、主导行业三升两降。一是机械加工业增加值占比31.8%,增长14.1%;二是建材制造业增加值占比27.1%,增长15.2%;三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占比11.8%,增长11.2%;四是服装玩具业增加值占比3.2%,下降18.1%;五是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比3%,下降29.6%。
(二)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6%,比全市增速高1.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5位、下降4位。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8.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9.9%。
1、工业、技改投资双增长。全县工业项目投资增长15.3%,技改项目投资增长47.9%。
2、民间投资持续增长。全县民间投资增长36.9%,增幅居全市第3位。民间投资占全县投资比重为79.7%,比去年同期提升9.5个百分点。
3、房地产开发恢复性增长。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9.9%。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18.7万平方米、增长32.9%。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亿元、增长31.4%。按城乡分,全县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8亿元、增长32.5%,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6.8亿元、增长31.1%。
从行业看,全县批发业实现销售额57.2亿元、增长38.1%;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00.5亿元、增长35.8%;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3亿元、增长32.4%;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7.2亿元、增长44.5%。
(四)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28.6亿元、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亿元、增长16.7%。税收收入19.9亿元、下降2.2%,非税收入8.7亿元、增长79.1%,税收收入占比69.6%。
全县财政支出31.4亿元、增长2.1%。
(五)金融
全县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334.7亿元,比年初增加42.5亿元、增长12.4%;住户存款224.6亿元, 比年初增加28.2亿元、增长15.3%。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11.8亿元,比年初增加48.2亿元、增长18.2%。
[1]按2020年前三季度、2021年前三季度两年同比速度的几何平均值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