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解读】关于全椒县“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2-08-24 10:56
    【字体:打印

    一、编制背景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安徽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滁州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全椒县“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本规划立足于当前全县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基础,着眼全县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全局,立足解决应急管理领域关键和难点问题,注重与发改、财政、气象、水利、自规、交通、消防、住建等相关行业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制定本《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现状与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五部分内容。

    (一)现状与形势

    “十三五”以来,全县应急系统及相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全县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稳定。

    “十四五”期间,我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应急管理着眼“全灾种、大应急”加快转型升级期,这为我县站在新起点上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实现应急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化“铸安”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事故损失,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新阶段现代化新全椒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安全发展,二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三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四是坚持依法管理、精准治理,五是坚持改革创新、智慧应急,六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治。

    总体目标: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形成组织领导有力、指挥应对科学、救援能力较强、物资保障充分、灾害救助及时、联防联控有序、上下衔接顺畅的应急管理格局,基本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全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显著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显著增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全面形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主要目标:综合考虑社会各界关注度、数据来源可靠性、以往指标可比性、反映情况整体性等因素,按照约束性与预期性、结果性与结构性相结合原则,并参照上位规划主要指标,设置了6项主要指标。即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0%,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1,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15000,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生产总值<1%。

    (三)主要任务

    《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目标,重点围绕“九个体系”提出31项子任务。将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共享发展的思想贯穿《规划》全篇,一是建立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二是强化权责分明的应急责任体系,三是健全规范完备的法规标准体系,四是构建综合立体的风险防控体系,五是完善精准规范的监管执法体系,六是建设反应灵敏的应急救援体系,七是夯实创新驱动的科技支撑体系,八是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共治体系,九是构筑高效运转的基层应急体系。

    (四)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是规划实施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规划》按照打基础、管长远的总思路,提出了“十四五”时期重点实施17项工程。即智慧应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预防能力建设工程、“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应用工程、城市安全能力建设工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程、城乡防灾基础设施建设、防洪抗旱水利提升工程、气象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应急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公众科普宣教能力建设、长三角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五)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完成。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加大保障投入力度,统筹资金使用,开辟筹资渠道,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应急能力建设,引导多元化资金投入。三是强化政策保障。持续深化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相关制度标准的宣传普及和贯彻实施,落实应急产业、应急物资运输财税费优惠等政策,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四是加强评估督查。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机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分析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