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20 09:50
    【字体:打印


    2024年1月6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唐  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和支持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县人民,抢抓机遇、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3亿元、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78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亿元、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亿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7.5%。

    (一)坚定不移优结构、稳增长,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提振了“全椒自信”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出台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办法,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2家、总数358家,增量、总量分别居全市第一位、第二位。获评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全省民营经济考核先进县、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县。积极落实省委书记韩俊来全调研要求,围绕市委打造“光伏第一城”“动力第二城”“汽车第三城”战略部署,聚力突破“新三样”。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22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86%。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到47家、实现产值112亿元。完成技改投资50亿元、增长192%,获评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先进县。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总数58家,新增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家,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各1家。新建5G基站171个,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2家,“登云”企业发展到528家。全柴5G技术在线运行监测平台获国家智能制造场景应用,海螺5G工厂项目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全柴动力成功入选国家级首批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企业、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现代农业稳产增效。加快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3万亩、总产43万吨。坚决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充分利用“四个资金”,开辟“五条渠道”,恢复耕地1.4万亩。着力扩面积、提单产、优品质,精心打造“四高丰产片”“万亩油菜花海”。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在我县成功举办。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个、水稻育插秧中心2个、粮食烘干中心3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2.5%、全市第一。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总数43家,实现产值37.5亿元、增长10%。稻虾连作面积发展到35.4万亩,小龙虾产量5.3万吨。碧根果种植面积9.1万亩,居全国县级之首,获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石沛镇被评为中国生态碧根果之乡。南农大科教创新园、邦农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地。二郎口镇农业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1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38亿元,实施25个项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96场、3163人次。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家。获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全省数字乡村建设优秀县。大力实施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新增家庭农场168家、农民合作社11家,总数分别达2237家、851家。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8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21个超100万元。

    现代服务提档升级。扎实开展现代服务业提升行动,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6亿元、增长6.5%。聚力实施文旅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全顺伯爵大酒店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万松古建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成功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椒岭风景线提升工程,获评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大墅龙山项目区获评省级“后备箱工程基地”。精心组织“正月十六走太平”文化旅游周等18场活动。商贸消费潜力释放,持续开展“品质生活·乐享全椒”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370万元,促进家电、餐饮零售消费。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26家,实现进出口总额4.1亿美元、增长3.4%。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总量全市第二。电商经营主体发展到270家,电商网上零售额5.2亿元、增长4%。新设滁州鑫能等4只基金、累计8只,规模34.1亿元。培育A股上市后备企业8家,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2家、累计76家。成功发行全省首单科创公司债3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27.7亿元、424.6亿元,分别增长16.8%、17%。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完成房地产投资25.2亿元,新增建筑业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家、总数9家。坚定不移“保交楼”,恒大康养城等一批楼盘有序交付。

    (二)坚定不移攻项目、强平台,新兴动能加速积蓄,绘就了“全椒画卷”

    招大引强成果丰硕。围绕“高、大、长”,突出产业链招商,健全“3+5+9+N”招商体系,持续开展四季招商攻势。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5个、新投产48个、到位资金92.3亿元,均居全市第一。项目转化率66.2%。总投资80.2亿元的赛维能源、30亿元的腾耀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入驻,其中高质量项目占比85%。力神电池、亿晶光电两个百亿元项目正式投产。

    项目建设强势推进。大力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双百”行动,23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开工85个、竣工35个。三湾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凤舞九天C区、全椒北互通等项目交付使用,滁河防洪治理工程新增项目、驷马山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西官圩排涝站、北沿江高铁全椒段、312国道古河大桥、万福路延伸段等项目加快建设。抢抓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机遇,全年组织申报重大项目71个、总投资552亿元,争取上级到位资金32.5亿元。获评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

    平台载体扩容提质。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持续完善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县经开区完成主导产业变更,获批全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十强园区。蓝白领公寓、2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等交付使用。完成化工园区扩区、安全风险评估验收。深入开展“五问活动”,盘活低效闲置企业16家、土地1151亩,入选全省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综合效益30强,在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居全省第九、全市第一。完成“标准地”供地1857亩。推进312国道工业走廊发展,大墅电商产业园、仓储物流园交付使用,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8家;古河、二郎口、武岗工业集中区新入驻亿元以上项目16个。

    (三)坚定不移塑形象、提品质,发展底色愈加靓丽,刷新了“全椒颜值”

    城市更新步伐加快。扎实开展城市更新专项行动,累计投入64.3亿元实施58个城建项目。1424套安置房交付使用。完成花园村片区等7个地块4.3万平方米房屋征收。实施南岳西路等8个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体育场路等14条道路,新建停车场5个、停车位5252个,改造老旧小区8个、农贸市场6个。实施南屏山森林公园提升工程,水上新村等2个“口袋公园”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改造路灯800盏,新增绿地面积12.9万平方米。获批省级“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开展文明创建攻坚行动,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实施物业管理、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农贸市场整治提升行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实现“双提升”。

    美丽乡村迭代升级。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章辉、大鲁中心村通过省级验收,东孙中心村加快推进,完成20个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改厕1170户。连续三年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刘兴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黄栗树村获评省级精品主题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实施农村安全饮用水提升工程,“引江入滁”应急供水通道启用,完成4座农村水厂和80公里供水管网改造。新建农村电网66.4公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64.6公里,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面完成。PM2.5平均浓度全市第一。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坚持“水上岸上一起整、当下长远一并治”,实施截污纳管、生态补水、景观提升等“六大工程”,全力治理古襄河水环境。推进城南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整治10个,滁、襄河水质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黄栗树水库、三湾水库获评省级幸福河湖。整治废弃矿山10个、非法砂石点16个。开展“一村万树”绿化提升行动,新增造林1.3万亩。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通过国家林草局首轮审核。

    (四)坚定不移抓改革、优环境,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书写了“全椒担当”

    重点改革不断深化。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完成“拿地即发证”“验收即发证”不动产登记改革,实现滁州市首例工业用地“拿地即交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获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获批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县。获批全省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试点县。获批全省首批“亩均论英雄”改革金融服务试点县,全省创新“亩均英雄贷”金融服务现场会在我县成功举办。统筹推进农村宅基地、财税金融、国资国企、社会事业等各项改革。

    科技创新不断强化。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个、三等奖2个,被评为省科技创新先进县,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家、总数15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6.5亿元。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65家、增长128.4%。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30个。发放科技创新奖补资金913.4万元。深化企业自主创新,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家,9家企业和中科大等10所高校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获批省科技项目立项5个。南大半导体荣获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并晋级国家赛总决赛。组建“百名英才”系列联盟,成功举办“星耀滁州·才聚椒陵”青年人才论坛活动。实施“领军人才+高端项目”一体化引进模式,入选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3人。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成功引进院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75人。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打造贴心政务环境,设立企业帮扶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企业诉求“一口收办”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682个,办结率100%。深化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推出449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平均办事环节减少至1.72个,提交申请材料精简至0.84件,677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当日办结。县政务服务中心获评安徽省政务服务管理先进集体。打造舒心服务环境,开展“你说我来做,我做你来评”和“四个双百”行动。推进“千企百校”招聘活动,完善“三库”信息,

    为企业解决用工1.8万人。创新推出产业链订单融资、低效企业收储专项贷、“亩均英雄贷”白名单制度三大金融服务模式,帮助企业解决资金43.8亿元。全面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兑现企业奖补资金1.6亿元。打造暖心法治环境,破产案件结案率100%、全市第一。在市场监管、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领域实施轻微免罚制度,制定初次、轻微免罚清单31条,落实免罚案件156起。

    (五)坚定不移办实事、解民忧,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体现了“全椒温度”

    民生保障更充分。深入实施“暖民心”行动和10件民生实事,完成民生支出37.9亿元、增长8%,占财政支出84%。开发见习岗位448个、公益性岗位380个,城镇新增就业163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3%,失业人员再就业率81.84%。6个社区被认定为省“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举办徽菜师傅培训5期,新增徽菜师傅111人。新增城乡老年助餐点17个,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49个、老年餐桌示范点2个。新增村级养老服务站12个,完成9所乡镇敬老院提升改造。全县养老机构“床位医生”覆盖率实现100%。全县参保人数30.1万人次,发放保险金13.5亿元。“救急难”互助社实现全县村(居)全覆盖。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标准稳步提升,累计发放各类惠民补贴资金1.5亿元。获批全省社会救助优秀单位。

    公共服务更暖心。充分利用全椒籍在外知名医生资源,成立“百医联盟”。累计建立医联体12个、医学分中心7个、名医工作站6个。全面完成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和94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成功创成省级卫生镇4个、省级卫生村(社区)35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通过省专家组评审,省级健康县创建通过省级中期评估。全力推进“双创”“双减”工作,课后服务和学前教育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新改扩建5所学校,新增学位1260个。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级实地督导评估。滁州应用技术学校被认定为省中等职业教育A类学校,2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金牌。新增7个城市阅读点。县图书馆再获国家一级馆。获评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优秀县。成功举办“皖美骑行赛”等各类体育赛事活动71场,城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社会治理更精细。加强县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持续打造“‘儒林’所愿”矛盾调解品牌,推深做实“1+5+N”矛盾隐患排查和“1+1+7”效能管理机制,全县信访总量持续下降,获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提名。全省森林防火现场会在我县成功举办,创成全省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试点县。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获评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高标准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妇女儿童、青少年、退役军人、残疾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消防、人防、气象、公积金管理、地方志等工作扎实推进,机关事务管理、红十字会、工会、工商联、供销等工作持续进步。

    (六)坚定不移转作风、提效能,政府建设全面加强,展现了“全椒形象”

    增强政治“本色”。坚持把政治建设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县委报告制度,举一反三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政务公开和政府“两微一网”建设,获评全省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工作先进县。

    淬炼法治“成色”。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成功创建安徽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积极推进府院联动、府检联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4件、政协委员提案172件,满意率100%。完善民声呼应、12345便民热线等平台办理机制,办结各类热线、留言1.8万件。

    擦亮廉洁“底色”。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县政府文件、会议、督查考核比上年减少5%。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支出减少5%。加强财政资金投资评审,实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审核27个,节约财政资金6300万元。

    各位代表!2023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付出的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向驻全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向各位企业家朋友,以及关心支持全椒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全椒当前发展中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较小,发展不快和发展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关键要素保障能力还需增强,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重大项目拉动作用还未显现,新动能培育还需加快,强发展支撑有待提高;城乡综合承载力和要素吸附力不强,高水平公共服务供给和群众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干部拼抢意识、创新能力和工作作风还需加强,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仍需不断提高。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勇气,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特殊、责任重大。

    202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和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巩固和增强经济持续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防范化解风险,加快建设“智造强县康养福地”现代化新全椒。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聚力抓好“八大工程”:

    (一)实施项目攻坚突破工程,高质量提升经济发展后劲

    聚焦“增量”精招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编制“产业链图谱”,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5个,其中:5—10亿元项目6个、10—30亿元项目3个、30亿元以上项目2个,力争百亿元以上大项目再有新突破。开展招商月月评、季季比“擂台赛”,落实项目预审制度,突出投资实物量考核。确保全年亿元以上新开工、新投产项目分别不少于40个、30个,项目转化率70%以上,省外到位资金不少于200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不少于1500万美元。

    聚焦“存量”攻项目。紧跟国家、省战略部署和政策导向,做实项目投资效益论证和资金来源分析评估,构建“四个一批”的项目梯队推进格局。全年谋划亿元项目不少于140个、总投资770亿元以上。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力争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精细实施“政府投资十大重点工程”,确保万福路延伸段、古河大桥改造及连接线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力推进章辉互通及连接线、椒岭风景线二期、北沿江高铁全椒段、大墅高铁站等项目建设。谋深谋实X053全椒至星甸旅游专线、G312武岗至江北新区、全椒新港、东部干线等项目。

    聚焦“体量”强载体。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南京、合肥一小时都市圈。县开发区与上海松江等5个长三角园区构建畅通高效合作机制,努力在跨界合作、产业协作、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谋划合作共建大墅、栏杆集、马湖毗邻合作区,推动交通互联、服务共办、政策同享。启动县开发区科创中心、纬四路和纬五路改造提升等项目,化工园区要通过D级验收,县开发区考核要进入全省30强。加快大墅产业新城污水处理站、4公里园区道路建设。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约束双向机制,推动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全覆盖,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开展闲置低效用地“全域治理”,全年盘活低效用地1000亩以上。

    (二)实施提质扩量增效工程,高质量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

    做强优势产业链群。坚持以“链长制”为抓手,以“新三样”为重点,聚力推动新兴产业“新赛道”卡位突破,引进产业链项目不少于30个,实现产值260亿元以上。聚力推动全县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数字赋能、高端引领做强传统产业,引进产业链项目不少于20个,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围绕“全国电子新材料产业示范发展基地”,培育壮大电子新材料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5亿元以上、增长15 %以上。

    壮大骨干企业规模。引导优势特色企业扩产量、提质效,全年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超10亿元企业3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改造提升传统企业,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0个以上。建立高成长企业动态培育库,支持企业创牌争优,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冠军企业各1家。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5G网络、光纤网络、新型数据中心等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G基站170个以上。引导企业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6个,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家。推动25家企业“触网登云”,引导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

    (三)实施产业振兴带动工程,高质量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推动特色农业“欣欣向荣”。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确保南农大科教创新园、温氏晶宝、邦农现代农业产业园、宝岛美人椒、智慧生态田园产业综合体等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工程,推动发展绿色农业,培育优质农产品。创建全国名特优农产品1个,新增“两品一标”5个,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1个,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以上,农产品深加工产值增长10%以上。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制度。完成10.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要求,全力推进“四高丰产片”“万亩油菜花海”建设,确保粮油稳产增效。

    推动乡村面貌“美美与共”。深入开展“千村引领、万村升

    级”工程,高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成马厂东孙中心村建设,启动武岗张徐中心村建设,打造美丽宜居自然村庄示范点20个。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3处,改厕1000户,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4%、99%。加大城乡环卫保洁监管力度,确保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推进滁河防洪治理、驷马山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大马厂河治理、西官圩排涝站、城北排涝站等项目建设,实施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第三自来水厂,新增农村供水管网15公里以上,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打造“四好农村路”不少于200公里,新建农村电网60公里以上,铺设燃气主管网85公里以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积极推进“内外兼修”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推动农民生活“蒸蒸日上”。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动态监测、精准帮扶,切实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大力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分别不少于50个、5个。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培训高素质农民550人以上,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一批产业强村,新增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村12个、100万元村3个。

    (四)实施锻长板补短板工程,高质量构筑服务业新高地

    积极发展商贸业。深入推进“徽动全球”滁州行动,落实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0家。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完善物流网络体系,实现城乡配送全覆盖,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做大做强颐高和大墅电子商务产业园,培育网上销售超千万元企业2家。精心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材市场”“设备租赁市场”“砂石市场”四个专业市场,打造“美食一条街”“服装一条街”两条特色街区。

    着力发展旅游业。围绕构建“一城两线三片区多组团”旅游发展格局,做强全椒旅游品牌。用好文旅产业投资基金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产业,推进复兴湖国际垂钓中心、锦秀太平、松风山月民宿等项目建成运营,启动吕坝友善村、神山忘忧谷等项目建设。优化全域旅游线路,健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机制,提升旅游服务保障水平。培育省级精品主题村、后备箱工程基地各1个,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做好“旅游+”“+旅游”文章,强化线上线下宣传。全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36亿元。

    大力发展金融业。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新设产业引导基金3只以上,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持续开展银企对接,新增贷款投放不少于75亿元、新型“政银担”业务不少于16亿元,实现直接融资不少于15亿元。加快金桥德克、金鹏节能、贝蒂玛童车等企业上市步伐,新增挂牌省股权交易中心企业10家以上。

    (五)实施城市形象焕新工程,高质量打造精致秀美县城

    优化空间布局。完成94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完善核心主城区、城东片区、经开区、城北片区等重点片区产业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合理规划产业业态和功能布局,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提标扩面。

    完善功能配套。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9个,完成投资17.1亿元。实施5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停车场2个、充电桩500个以上,新建改造路灯450盏以上。完成富安路等6个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新建火车站至站东路快速通道、火车站自动扶梯项目,改造提升大吴路等9条道路,实施丰乐大道市政化、花园桥改造。启动袁家湾老街及周边环境整治,建设“口袋公园”3个,新增绿地5.8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43%。

    提升管理水平。锚定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深化城市“微治理”。建设10个社区垃圾分类站。扎实开展住宅小区物业“六提升六整治”行动,创建皖美红色物业小区15个。强化“数据赋

    能”,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城市管理“一网管全域”。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单位、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让文明风尚浸润全椒大地。

    (六)实施改革创新深化工程,高质量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打好重点改革“组合拳”。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深化“评定分离”改革,促进工程项目招标“评优推优”。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县属国有资产资源整合重组,完善监管体系,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风险防控力,切实提高企业效益。把二轮延包工作作为当前农村改革的“一号任务”。统筹推进农村宅基地、集体产权、医药卫生、财政预算、基层治理等其他领域改革,扎实稳妥推进机构改革,以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潜力。

    构建科技创新“强磁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成功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开展规上重点制造业企业“两清零”行动,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全社会研发投入8亿元以上。积极培育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通过“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形式开展重大项目联合攻关,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8个以上。深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协作,培育省级研发创新平台5家以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10件以上。深入实施“智汇椒陵”人才工程,优化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新引进院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超50人,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5人,培育市级以上人才(项目)团队5个。

    精塑营商环境“金名片”。对标对表,不断扩大“全·舒心”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优化投资项目流程,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常态化开展“遍访企业、助企纾困”帮扶活动,推深做实“你说我来做,我做你来评”和“四个双百”行动,健全企业反映问题“一口收办”、闭环管理机制。及时更新“三库”信息,解决企业用工1.2万人以上。切实提高问题办理率、解决率和企业满意率。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坚持柔性执法与精准执法相结合。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契约精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做到服务企业“零距离”、办事效率“零延误”、项目落地“零障碍”、生产经营“零干扰”。

    (七)实施青山绿水呵护工程,高质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攻坚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确保年度整改任务见底清零。深入开展“战臭氧保优良”“三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要求,持续开展秸秆禁烧和烟花爆竹禁放,确保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提优。城南、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投入使用,启动城北新城、城东污水处理厂建设,扎实推进古襄河综合治理“六大工程”,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全面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确保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建设用地、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固废、危废行为。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稳步实施“双碳”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多措并举做好能耗“双控”。推进天然气综合储备站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全面开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行动,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实施重点节能改造工程,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任务。推广绿色低碳生活,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社区、学校等创建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生态环保新风尚。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按照“控新治旧”思路,实施12个废弃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统筹推进“绿美江淮行动”,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新增成片造林1万亩以上、森林抚育5万亩以上,巩固提升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10个。压紧压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治理,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创建全省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县、马厂水库省级幸福河湖。

    (八)实施民生共建共享工程,高质量满足群众美好向往

    让“获得感”更加充实。以“十大为民办实事”为引领,精准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全力办好“民声呼应”。开展“家门口”就业三年行动,强化“三业联动”,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超57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4.4%以内。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动态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持续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规范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实施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项目。提升城乡低保、特困等群体保障水平,做好助残、救孤、济困、优抚等工作。

    让“幸福感”更可持续。充分挖掘全椒籍在外优秀教师资源,组建“百师联盟”,打造“三名工程”,常态化开展教学“大比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全椒中学、第九学校建设。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启动滁州应用技术学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争创全国“双优”学校。充分发挥“百医联盟”作用,加深与长三角医院协作,加强县医院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启动县中医院东区建设。推进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力争县内就诊率90%以上。全面推行医保经办服务一体化建设,推进“1+4”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优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新建4个城市阅读空间,完善“15分钟阅读圈”。申报“正月十六走太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全椒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争创全国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

    让“安全感”更有保障。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以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重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打早除小”,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争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做强“‘儒林’所愿”人民调解地方品牌,深化“平安全椒”建设。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落实“路长制”,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实施周岗烈士陵园改扩建工程。加强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推进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住房公积金、机关事务、气象、供销等工作,大力支持共青团、工会、残联、文联、妇联、工商联、科协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始终坚持“三个务必”要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力打造忠诚、法治、为民、清廉政府。

    永葆政治忠诚本色。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全面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

    树牢依法行政理念。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强化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巩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成果。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制度。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监督,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锤炼为民服务本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心关怀“安危冷暖”,真情解决“急难愁盼”。发扬“四争”精神,锻造“六种思维、七种能力、八大本领”,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落实说“不”事项提级管理,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坚守清正廉洁底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有关要求,坚决纠“四风”、树新风,扎牢“制度笼子”,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坚定信心、笃定实干、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智造强县康养福地”现代化新全椒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