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年)中期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2023-10-20 08:34
    【字体:打印

    减灾救灾委员会实施规划跟踪评估,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加强对规划相关内容落实情况的评估,切实提高规划实施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和实施保障机制;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抓好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落实;各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因地制宜,强化实施,确保规划目标完成好,主要任务落实好,重大项目实施好。

    二、强化统筹协调,做好规划衔接

    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协调,通过优化整合各类防灾减灾资源,做好组织协调和实施保障工作。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和各镇在编制本部门和本地防灾减灾规划时,贯彻落实本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有关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要与本规划相协调,提出的重点工程和项目与本规划相衔接,认真抓好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

    三、强化资金保障,拓宽投入渠道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统筹发挥好政府资金和市场资金的作用。建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防灾减灾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完善防灾减灾经费分担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资金管理和使用,健全救灾补助项目,规范补助标准。

    四、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不断健全,部门职能作用有效发挥。

    “十”期间,减灾救灾委员会认真贯彻委、政府有关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显著增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灾害救助、应急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部门工作职责,应急部门充分发挥市减灾救灾委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指导协调开展防灾减灾工作。防汛抗旱、防震救灾、农业生产救灾、应急等涉灾机构的指挥或综合协调作用不断强化,部门间应急联动机制不断健全。

    五、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备,应急信息报送快速敏捷。“十”时期,气象灾害、水库水位、内涝、地质灾害、农业病虫害、森林火灾、干旱等信息发布机制不断完善。气象观测、雨量水位自动观测、农情调度、地质灾害监测、地震监测台网、林业灾害监测等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全灾害信息渠道畅通,应急信息报送快速敏捷,覆盖城乡的预警预报体系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灾害防御功能得到加强。政府实施防汛抗旱、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交通道路灾害防治、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震害防御等多项重点工程,防灾抗灾救灾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公共服务事业、气象综合性基地、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避让搬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人防重点地域疏散基地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灾害防御功能得到明显加强。

    七、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投入不断加大,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各部门建立了以应急指挥、抢险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受灾群众在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上级应急部门为我区分配救灾资金,救灾物资储备不断完善,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

    八、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支撑平台基本形成。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社会志愿者队伍成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队伍。全区现有灾害信息员200余人,每个村2名专职灾害信息员A、B岗,做到无盲区、全覆盖、无死角,全三级灾害信息员网络不断健全,灾情信息“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得到解决。开展了全县灾害信息员培训班,极大的提高了信息员业务素质。基层灾害信息员在防灾减灾中发挥骨干作用。

    九、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深入,社会动员机制稳步推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提高。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抢险救援、生活救助、生命救治和恢复重建等工作,形成了合力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以5.12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为平台,会同科技局、教体局、消防救援大队、电视台等部门积极开展系列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各中、小学校开展应急逃生演练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和活动的开展,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普遍增强。高度重视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不断完善相关设施,健全工作机制。各结合灾害风险特点和工作实际,在不断健全完善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志愿者队伍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有力增强了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升了我城乡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和灾害应急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椒县共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2个。

    十、新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时期,我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冰雪、等灾害风险增加,崩塌、滑坡、等灾害呈现高发态势。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可能出现新变化,更具突发性、异常性和难以预见性。同时,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趋向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较大压力;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房建筑质量标准普遍不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受灾害影响程度不断加深。此外,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还存在短板,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显不足,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动员机制和支持政策未能及时跟进,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能力需要提升,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防灾能力需要强化,基层防灾减灾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优化,装备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等需要强力推进。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更大的力度,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全力推动新时期防灾减灾工作快速发展。 

    一)提高依法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贯彻实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相关法规,推动以相关部门专项法规为骨干、相关应急预案为配套的防灾减灾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灾害防御、应急准备、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恢复重建等过程性制度建设,统筹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和单一灾种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完善自然灾害总体和行业各级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灾减灾法规制度体系,为防灾减灾提供法治保障。

    (二)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相互协同、属地为主”原则,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发挥主要灾种防灾抗灾指挥机构防范部署与应急指挥作用。防灾方面,加强灾害主管部门与地方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机制,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灾害损失、救援救助、资源环境、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等综合防灾减灾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机制;减灾方面,完善防灾基础设施建设、生活保障安排、物资装备储备等方面的综合投入机制,健全恢复重建资金筹措和应急征用补偿等机制;救灾方面,建立和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健全灾后救助、灾害损失评估、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与实施等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能力

    加快气象、地震、农业、动物疫病疫源等灾害监测地面站网和防灾减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系统,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能力。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及发布系统,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风险信息共享与发布能力,显著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普查,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充分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形成支撑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推进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应用,完善街道、社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依托“互联网+”战略,推进四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高政府灾情信息报送与服务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重大灾害应对中的作用,应用大数据理念,建立集采集、共享、服务、查询、应用于一体的面向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体系,探索建立重特大自然灾害社会影响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减灾能力的社会化评估机制。

    (四)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

    加快发展灾害评估、专业救援、应急救助等专业队伍建设,推动建立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专业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地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为主要力量,以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力量的灾害应急处置人才队伍体系。加快推进防灾减灾装备更新换代,加强基层应急装备设备的储备、管理和使用,优先为多灾易灾地区配备应急装备;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完善救灾储备模式,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提升物资储备调运信息化管理水平。适时调整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各级政府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保障体系;统筹做好恢复重建需求评估、重建规划、技术保障、政策支持等工作,让灾区建设得更美好。坚持科学重建、民生优先,将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和节能节材环保技术,加大恢复重建住房质量监管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提升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和水平。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减灾救灾产业集聚发展。

    (五)进一步增强重大工程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抗台风、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继续实施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工程,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水平,中小学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标准,提高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和设防水平。实施交通设施灾害防治工程,提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结合扶贫开发、保障房建设、危房改造、灾后恢复重建等,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提升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居民搬迁避让工程。

    (六)进一步增强科技防灾减灾能力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资源统筹和顶层设计。以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为导向,推进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灾害风险防范全链条科技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借力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着力揭示气象、地震、地质、森林火灾和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及灾害链的孕育、发生、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遥感、导航定位、移动通信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研发。

    (七)进一步增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图,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加强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加强社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基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示范街道、社区试点创建工作。加大对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制定家庭防灾减灾与应急物资储备指南或标准,鼓励和支持以家庭为单元储备灾害应急物品,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各地政府和领导干部的防灾减灾责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统筹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主题活动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在校学生和基层群众的宣传教育,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普及内容纳入学前教育、在校教育,安全生产“五进”活动以及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设施与平台建设,建设防灾减灾数字图书馆,借助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平台,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减灾中心机构建设,提升减灾救灾能力。

    (八)进一步增强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能力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政策,健全社会力量动员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平台。加强对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加强救灾捐赠管理,健全救灾捐赠需求发布与信息导向机制,完善救灾捐赠款物使用信息公开、使用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保险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投保财产险,提高自身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加快研究和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防灾减灾救灾服务事项,提升灾害治理水平。

    (九)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扩充队伍总量,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和发展“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抢险救灾专业队伍。注重灾害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探索和大专院校联合培养防灾减灾人才,开展自然灾害紧急救援专业培训,提升队伍整体防灾减灾业务能力。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完善专家参与预警、指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咨询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参谋咨询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