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工作报告解读之三牢牢把握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新要求新任务

    发布时间:2020-02-10 11:27
    【字体:打印

     1月27日~28日,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志宏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深刻分析了当前水利改革发展形势,强调全省水利系统要深入践行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构建水利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精辟论述了治水对民族发展和国家兴盛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为我们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全省水利系统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为水利改革发展指路领航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牢牢把握节水优先的战略定位。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从注重增加供给转向加强需求管理,从开发建设工程、拓展供水渠道转向侧重于提高用水效率、抑制不合理的需求。既采取必要的节水工程措施,更要全面加强对水资源取、用、耗、排行为的监管措施,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牢牢把握空间均衡的重大原则。坚持“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兴建必要的蓄引提调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调度,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不超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牢牢把握系统治理的思维方式。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处理好水与生态系统中其他要素关系,统筹考虑治水和治山、治林、治田、治湖以及治草。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兼顾其他生态要素;在其他生态要素治理上,同步落实治水要求,更好促进生态系统各要素和谐共生。

        牢牢把握两手发力的基本要求。充分把握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特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好政府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既依靠政府的法规、政策、制度、税收等手段,又利用市场的价格、竞争等机制,让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新时代治水的严峻形势、主要矛盾和工作重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针对水安全严峻形势提出治本之策,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治水领域的集中体现,为水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充分认识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安全中的老问题仍有待解决,新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老问题,就是地理气候环境决定的水时空分布不均以及由此带来的水灾害。新问题,主要是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给我国治水赋予了全新内涵、提出了崭新课题。从我省的老水问题看,虽然经过多年建设,大江大河防洪体系逐步完善,但是小型水库、中小河流、山洪灾害防御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水旱灾害频发仍是全省心腹大患。从我省的新水问题看,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水资源保障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差距,水生态和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全省水利系统要准确把握当前水利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清醒认识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既要加快解决水旱灾害频发的老问题,又要同步有效治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的新问题。

        充分认识治水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求更加多元,已经从低层次的“有没有”转向到高层次的“好不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就水利而言,过去,人们对水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防洪、抗旱、饮水、灌溉;现阶段,人们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这充分表明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其中前一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并长期存在,后一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充分认识水利工作重心的重要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水首先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这是贯穿“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的一条主线,是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和最具有指导意义的一句话。这就要求在工作重心上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转变,从注重自然系统治理向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统一治理转变。在自然系统治理中,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规划、系统治理,更加注重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着力补齐水利工程短板。在社会系统治理中,坚持依法治水、强化监管、综合施策,更加注重促进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推动绿色发展、绿色消费,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治共享。

     

    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水利工作总基调

     

        201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强调,“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紧密结合安徽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

        全面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要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重点补好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生态修复、水利信息化等方面的短板。在防洪工程方面,推进重大节水供水工程、进一步治淮、长江干支流治理、灾后水利薄弱环节、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在供水工程方面,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引江济淮等重大调水工程,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提高水资源供给和配置能力。在生态修复方面,推进坡耕地整治、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推进国家级和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在水利信息化方面,加快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设全省防洪工程数据库,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和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开展中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旱情监测综合预警平台建设。

        全面落实水利行业强监管。坚持从体制机制入手,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建立一整套务实高效管用的监管体系,形成齐心协力、同频共振的监管格局。要强化对江河湖泊的监管,发挥河长制湖长制制度优势,全面监管“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维护河湖健康生命。要强化对水资源的监管,全面监管水资源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等各环节工作,体现水资源管理“最严格”的要求。要强化对水利工程的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动态化监管模式,抓好工程安全规范运行、工程建设监管、水利市场监管。要强化对水土保持的监管,全面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和治理成效,及时发现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要加强对水利资金的监管,强化资金安排、拨付、使用全过程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利用。

        全面处理好补短板、强监管中的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补”与“强”的关系。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是解决新老水问题的“两翼”,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强监管是针对当前治水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来的,是总基调里的主旋律,必须在补短板的同时更加重视强监管,把强监管作为首要任务,下大气力抓实抓好。二是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水利行业强监管的目的是要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因此监管对象就是人的涉河涉湖行为。各级水利部门都肩负着强监管的责任,需要全行业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基层水利部门守着水源、守着河湖、守着工程,要依法履行管理保护职责。基层依法监管,省水利厅要做好坚强后盾。三是处理好“总”与“分”的关系。总基调就要牵头管总,并不是只关系到监督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水利系统各级各部门各领域工作都要聚焦聚力,按照总基调来调整思路、安排工作。四是处理好“标”与“本”的关系。水利行业强监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既治标也治本。治标,就是要着眼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对非法取水、无序用水、河湖“四乱”等问题全面宣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治本,就是要着眼调整人的行为,通过建立严格的制度保障体系、强化有力的监管手段,让节约用水、保护河湖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

     

    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新的重大决策部署

     

        今年省“两会”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绘就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蓝图。我们要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发挥和运用好部门职能和行业资源,精心谋划,整体推进,全面完成赋予水利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水利扶贫在全省脱贫攻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有硬性的指标要求,也有支撑保障的要求。要实行政策倾斜,强化精准施策,拿出过硬举措,坚定不移做好水利扶贫特别是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力争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在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的基础上,建立工程长效管护机制。推进水利支撑保障项目建设,抓好防洪抗旱减灾、灌溉排水、水土保持等工程。突出深度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等重点区域,在项目安排上做到摆位更突出、布局更鲜明。加强定点帮扶工作,创新帮扶方式,做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提升帮扶成效。

        “稳投资”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水利是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水利建设面广量大、吸纳投资多、产业链条长、提供就业能力强,对稳投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全面贯彻中央“六稳”特别是稳投资工作要求,抓住中央和我省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领域建设的大好机遇,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下工夫,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好水利建设的投资拉动作用和经济支撑功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全省“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与水利工作密切相关,灌区建设、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农田水利等水利工作,直接服务农村、农业8pB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目标,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要坚持以水兴农、以水兴产ngpB村饮水安全为底线,以农村河湖水系整治为重点,打牢农村水利基础,提升基层水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成效。

    建设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和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是省委、省政府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各级水利部门要围绕水更清、岸更绿、产业优三大目标,以改善水生态环境、支撑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为重点,把修复长江水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纵深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加快长江干支流治理,全面加强长江岸线管护,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厉打击长江非法采砂,持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水利基础。要抓紧抓牢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安徽方案的水利任务,加快推进骨干水源、水资源调配、应急备用水源、淮河行蓄洪区调整建设等工程建设,实施河湖沟通、干支流闸坝调控、河湖生态补水和淮北中深层地下水限采,加强流域河湖综合治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建立满足淮河生态需求的水利保障机制,促进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济稳步增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