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本级政策解读】古河镇副镇长洪鹏就《古河镇2024年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实施方案》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4-05-26 20:51
    【字体:打印

    问:1、《工作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为切实保护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完善防范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联动机制,营造镇、村(社区)、部门齐抓共管防溺水工作的新格局。

    问:2、防溺水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有效遏制青少年儿童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力争全年全镇青少年儿童无一人因溺水死亡。

    问:3、防溺水工作中各单位职责是什么

    答:镇各学校、幼儿园:全面安排部署学生在校(园)、节假日、暑假期间的预防溺水工作,明确学校(幼儿园)责任,加强教育监管工作。督促加强校(园)内安全教育,落实防溺水“ 十个一”相关要求:发放致学生(幼儿)家长的一封信,签订防溺水承诺书;落实校(园)内“1530”安全教育提醒制度;校(园)内张贴一批主题宣传画报、挂图;校、园广播要循环播放防溺水 “六不”提醒语音;观看教育警示片;校、园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提醒字幕;开一次防溺水专题家长会,对学生(幼儿)家长或监护人进行防溺水专题培训;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测试;布置防溺水家庭作业等。要全面摸清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重组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幼儿)情况,对无监护能力和监护能力较弱的监护人要重点予以关注。加强走访帮扶,协助做好家庭监护。暑期组织开展好 “安全大家访”活动,成立由志愿者和家长组成的防溺水 “联防联控小组”,切实提高青少年儿童和家长(监护人)的警惕性和自觉性。学校要在4月底、放暑假前分别召开一次防溺水专题家长会,对学生(幼儿)家长或监护人进行防溺水工作培训和提醒。

    水利站:加强沟库河渠管理,督促各村在其管辖的范围内所有易导致溺亡水域,设立醒目警示标识,加强日常巡查,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高度关注水上交通安全,做好渡口、渡船、河道的监督检查、隐患排除工作。

    交管站: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的监管,在工程建设期间,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坑、洼等隐患及时排查,会同工业办责令施工方整改期间设立警示标牌。对跨河跨渠的桥梁两侧的防护履行监管责任。

    派出所:研究制定事故稳妥处置预案,扎实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在第一时间投入救援和秩序维护。会同水利站、自规所对非法采砂、取土以及对塘坝任意改造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对因此而遗留的水坑、围堰等,有义务配合职能部门责令责任人限期修缮,确保不留隐患。

    自规所:负责当家塘坝的土地性质确认工作,确保耕地保护政策落实到位,及时制止擅自挖塘、挖坑,破坏耕地的行为,为防溺水工作减少负面影响。

    工业办:加强建筑工地形成的水池、水坑的管理,督促相关业主、施工现场负责人设立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并及时回填。

    安委办:加强对青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将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列入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检查、督查,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对单位和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考核内容之一。

    卫生院:制定对溺水事故的救援预案,做好相关救援设备的储备工作,配合学校、幼儿园做好预防溺水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和幼儿园的老师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救人、自救常识。

    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定期向社会群众发送防溺水公益短信(告家长书),减免费用;其中,暑假应确保向所有服务对象免费发送一次防溺水公益短信,实现宣传全覆盖。

    镇团委: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青年志愿者作用,动员组织各村居成立预防青少年溺水志愿者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溺水教育宣传活动,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志愿者队伍中来。

    工会、妇联、关工委: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儿童教育和关爱工作,会同村居委会和相关部门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安全监管,高度关注重点人群,积极与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联系、沟通,不断丰富青少年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进一步优化青少年儿童的生长环境。

    各村(社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协调落实,摸排各村(社区)适龄青少年儿童并研究制定防溺水工作预案,成立本单位防溺水巡逻小队,明确并压实水域包保责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问:4、防溺水工作步骤有哪些?

    答:宣传动员阶段(4月下旬至5月初)。下发《2024年古河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预防溺水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青少年儿童及其监护人安全意识,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救护能力。

    摸排、落实及督查阶段(5月初至9月底)。按照“各司其职,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村(社区)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落实包保责任,重点加强日常巡查,完善救援机制,坚持 “边排查,边整改”。全面建立“六个清单”制度,即辖区水域权属主体责任清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清单、水域看管人员责任清单、学生包保责任清单(学校)、学生监护人责任清单(村、社区)、县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保责任清单,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档案台账建立、安全警示标识设置、救护设备配置等不定期进行“回头看”,查漏补缺。

    全面总结阶段(10月初至11月底)。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成效,对工作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针对性的问题认真总结,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